generated from wystan_rin/template
51 lines
3.9 KiB
Plaintext
51 lines
3.9 KiB
Plaintext
|
(一)整机要求
|
|||
|
1.适用于成人、小儿患者通气辅助及呼吸支持. 。
|
|||
|
2.★整机为气动电控设计(空、氧双气源),支持中央供气和备用空气气源或空气压缩机双方式驱动工作(需提供证明材料)。
|
|||
|
(二)显示要求
|
|||
|
1.彩色液晶显示屏:≥15英寸,
|
|||
|
分辨率:≥1920×1028,支持手势滑动操作和戴无菌手套操作。
|
|||
|
2.屏幕显示:
|
|||
|
2.1 ≥5道波形同屏显示,支持短趋势、动态肺图、波形、监测值同屏显示;
|
|||
|
2.2 具备全参数显示界面和环图显示界面,环图≥4种;
|
|||
|
2.3 具备大字体显示界面。
|
|||
|
3.具备动态肺视图,能实时图形化动态显示患者气道阻抗、肺顺应性、通气量等力学参数变化,动态肺视图包含肺损伤、肺塌陷风险提示。
|
|||
|
4.可显示历史监测参数≥90h的趋势图、表分析,报警和操作日志记录≥4500条。
|
|||
|
(三)呼吸模式及功能
|
|||
|
1.呼吸模式,容量控制/辅助通气模式V-A/C和容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V-SIMV(容量模式流速波形可调方波、50%和100%递减波)、压力控制/辅助通气模式(P-A/C)、压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(P-SIMV)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/压力支持通气模式(CPAP/PSV)、窒息通气模式、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、压力调节容量控制-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(PRVC-SIMV);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、气道压力释放通气(APRV);容量支持通气(VS);自适应分钟通气。无创通气模式:包含P-A/C、P-SIMV、CPAP/PSV、DuoLevel、APRV 和 PSV-S/T等模式。
|
|||
|
2.氧疗模式 :具备高流速氧疗功能,氧疗流速(最大≥80L/min)和氧浓度可调,并具有氧疗计时功能。
|
|||
|
3.呼吸同步技术:自动调节吸气触发灵敏度和呼气触发灵敏度,自动调节压力上升时间。
|
|||
|
4.具有静态P-V环图(或P-V工具)。
|
|||
|
5.具有脱机辅助工具,用户可定制脱机指征参数并设定报警范围,提供全面的参数变化动态趋势和脱机看板,可一键启动SBT(自主呼吸试验)。
|
|||
|
6.★呼气端流量传感器为非热丝式流量传感器(需提供证明材料)。
|
|||
|
7.★配备顺磁氧传感器,对氧浓度进行监测(需提供证明材料)。
|
|||
|
(四)参数设置
|
|||
|
1.潮气量:20mL—4000mL
|
|||
|
2.呼吸频率:1—100次/min
|
|||
|
3.吸气流速:6—180L/min
|
|||
|
4.SIMV频率:1—60/min
|
|||
|
5.吸呼比:4-1—1-10
|
|||
|
6.PEEP:0—50 cmH2O
|
|||
|
7.压力触发灵敏度:-20~-0.5cmH2O,或OFF
|
|||
|
8.流速触发灵敏度:0.5-20L/ min,或OFF
|
|||
|
9.呼气触发灵敏度:Auto,5—85%
|
|||
|
(五)监测参数
|
|||
|
1.气道压力监测:气道峰压、平台压、平均压、呼气末正压、驱动压等参数监测。
|
|||
|
2.分钟通气量监测,呼气分钟通气量、吸气分钟通气量、自主呼吸分钟通气量、分钟泄漏量、气体泄漏百分比等参数监测。
|
|||
|
3.潮气量监测:吸入潮气量、呼出潮气量、自主呼吸潮气量
|
|||
|
4.单位理想体重呼出潮气量监测功能。
|
|||
|
5.呼吸频率监测:总呼吸频率、自主呼吸频率、机控呼吸频率。
|
|||
|
6.肺力学参数监测,吸气阻力、呼气阻力、静态顺应性、动态顺应性、时间常数、总呼吸功、病人呼吸功、机器呼吸功、附加功等参数监测。
|
|||
|
(六)报警参数
|
|||
|
1.具有智能逻辑判断及报警链管理,报警可采用图形化和文字指引进行故障提示。
|
|||
|
2.气道压力:过高、过低报警
|
|||
|
3.分钟通气量:过高、过低报警
|
|||
|
4.潮气量:过高、过低报警
|
|||
|
(七)系统功能
|
|||
|
1.病人信息,当前的设置参数、报警限和趋势,日志等数据可导出。
|
|||
|
2.具备截屏U盘导出功能,可缓存≥50张屏幕文件。
|
|||
|
3.具备一体化模块插件箱;
|
|||
|
4.吸气阀、呼气阀组件可拆卸,并能高温高压蒸汽消毒(134℃)。
|
|||
|
(八)信息化功能要求
|
|||
|
1.具备RS232接口、网络接口、USB接口、护士呼叫。
|
|||
|
2.支持与国内主流信息化系统的数据通信;
|